来源:媒说话
2023-04-08 07:11:05
Part. 01
步入大学后,我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,上课之余,我加入了有趣的社团,结识了新的朋友,增长了不少见识。
但我摄取新知识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专注力似乎都在慢慢下降。在看理论书籍的时候我很难集中注意力,对于学术文献,我看过且过,不知如何整理。
【资料图】
在一次次学不进去的时候,我会选择逃避,开始漫无目的地刷着手机,刷了一会儿我又发觉很无聊,推送给我的视频看来看去都是那几种。
基于现有的思维水平,接收新知识于我而言是吃力的,同质化的小视频也让我感到乏味,所以我常常在“继续学”和“摆烂”之间反复横跳。我不想费力扩展思维,知识也不会主动来找我,自己仿佛为自己建造了一座知识的围城。
我算是一个理解性死记硬背型选手,新知识的建构过程于我而言痛苦又漫长,大量的理论性名词、专业术语和复杂的人名,又让本就读不懂的我雪上加霜。
“难懂,这个名词解释里也有好多不懂的名词!”
“这个人名我好像在哪里见过?好像是第二章的...”
“嘶!这个理论是啥意思来着,我想想......?”
“算了算了,实在搞不懂我就死记硬背吧。”
知识,它不进脑子啊!我的学习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退化吗?还是我没有用对方法?
直到一节课上,“不要让看似更多的知识固化了自己的思维,要拒绝成为功能性文盲。”老师说的一句话突然点醒了我。
什么是功能性文盲?难以摄取新知识的我是不是也处在这种情况?
据了解,“功能性文盲”起初是指可以识文断字的人,他们虽然会读会写,但是无法正确阅读信息,每个字他们都懂,但是凑在一起所表达的观点他们无法理解。
现在主要衍生成以下三种情况:
第一种,有的人不能利用读写能力去适应变化。例如,他无法跟着说明书去安装一个家用设备;无法就某一个领域主动去查资料研究。
第二种,有的人每天都在大量阅读,看各种文件和公众号文章,但一旦让他自己提出问题做研究,他就无法提起兴趣。
第三种,有的人不论读什么,都是为了印证他原来的观点,即使信息量在增长,但他的认知很难发生变化。例如,许多前辈知识分子无法接受信息时代的产物。
Part. 02
对照自己,这三种情况我或多或少都有一点。
今年我有一堂课的大作业是完成一篇论文,开题报告需要讲述清楚研究问题、目的和大致内容。
我首先框定了一个感兴趣的小领域,然后在这一个领域寻找优秀文献,开始阅读,但是在阅读一篇文献的过程中,我发现自己总结不清楚其主要内容,更不知如何从中找到自己的研究问题。
最后在截止日期之前,我只能用“看文章的惯用思路”,了解论文的大致内容,潦草地确定了选题后踩点提交。不出所料,我被打回重写。
我意识到自己在学术研究方面,存在着大量的不足和盲区。平时我会在各种公众号上,看别人的观点输出,但当我需要主动提出一个选题并深入研究时,我的阅读能力就会掉线。
一篇文献里面每一个字我都认识,但是凑在一起,我就是不知道作者在讲什么。到了一定的阶段,大家都会经历这种状态吗?我为什么会陷入“功能性文盲”的怪圈?
我得从学习习惯中找找原因。
俗话说“磨刀不误砍柴工”,但是由于犯懒,面对新知识,我有时不愿意“磨刀”,而是照搬以前的思维习惯,理解模式也没有同步更新。要知道仅仅按照阅读理解的方式去弄懂一篇文献,肯定是不够的。
有时候因为接触到一些从未听过的观点,观点背后又是一大片知识盲区等着我去学习。
我一时间想全部弄懂,理解起来会很吃力,于是我便开始退缩,为困难找借口——这些知识点不弄懂也影响不大,还浪费时间。最后在“爱省事的自己”的怂恿下,我轻易地放弃了深入思考。
长此以往,我的思维水平就很容易被困在自我搭建的知识围城里。
Part. 03
苏格拉底曾经说过:“承认自己的无知,乃是开启世界的大门。”是的,承认自己的不足是进步的开端,发现自己的问题就是跳出怪圈的第一步。
有时候我们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,难免会按照经验去解决,但是这种路径依赖也并非次次都有效果。也许下一次,我们按照固定思维就无法起效。
而由于一直都按照经验,我们难免会错失了很多次拓宽思路的机会,而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长时间的锻炼,短时间内我们想要改变思路、解决问题,就会相当困难,这又会给我们带来焦虑。
“怕走崎岖路,莫想登高峰”,其实我们每一次遇到的新知识,都是锻炼的机会,由于我们从未接触过,大可以放心承认自己的不足,不要拒绝动脑子探索新思路,也不要吝啬时间去查阅资料,实在弄不懂的也可以求助他人。
为了弄懂新知识,我们可以动用一切可支配的资源。
从新知识开始,跳出固有的路径,不断学习不断摄取,最后内化为自己的东西。这个过程固然困难,但正是因为辛苦,才证明我们在走上坡路!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