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三峡日报
2023-01-17 06:19:53
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杨春艳 通讯员 熊浩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忙碌了一天的何先生走到小区楼下,拿出手机,输入密码,紧闭的大门就自动打开了,既安全又便捷。这是近日记者在猇亭区古老背街道东都国际小区门口看到的一幕。
东都国际小区是一个商业小区,小区常住居民824户,1795人。一年前,该小区还是居民频频投诉的对象,和现在看到的情形大相径庭。
年初,东都国际小区大力实施筑堡工程,启动系列“微改造”项目建设。去年9月,东都国际小区被纳入首批市级点状治理小区。市领导包联、区领导包保、联系驻点干部脱产帮扶,发动群众广泛参与,聚焦小区治理难点、居民“痛点”,一“点”一策,靶向治理,小区面貌焕然一新。
筑牢“红色堡垒”
“我年纪大了,在小区转累了就想有个休闲座椅坐坐!”
“我们小区的健身器材有好多不能用,该换一换了!”
“我们小区的停车位不够。”
去年8月,在东都国际小区的屋场会上,居民们纷纷提出自己的“心头事”。
此前,小区党支部换届选举,为小区点状治理筑牢“红色堡垒”。针对居民的“微心愿”,小区组织召开“大支部”共治联席会,包联单位、街道、社区干部与居民代表面对面,聚焦小区治理难点、居民诉求“痛点”,亮出问题清单,逐项认领,共商共议共谋解决良策,制定小区点状治理方案,明确具体任务、治理措施、包联领导、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,逐一落到实处。
如今,小区的一个个短板被补齐,居民的“微心愿”变成现实图景。
连心站连起党群心
“小区有了新图书室,还缺书,我来捐几本,带着孩子一起看。”
“我家正好有几个抱枕,可以放到休闲区。”
“我家有个小桌子,看看用不用得上?”
东都国际新党群连心站建成后,小区居民高兴地站在宽敞美观的活动室里,纷纷献计添物。
党群连心站的建成,离不开小区业委会的努力。
去年9月,东都国际小区在街道“大工委”、社区“大党委”指导下,成功组建小区“红色业委会”,正式委员中党员占比达71.4%。
业委会深入摸排小区内产业能人,收集居民意见建议,挖掘发动治理骨干,优化“四长两队”(网格长、警长、单元长、楼栋长、应急突击队、志愿服务队)组织架构,带动居民积极参与小区治理。争取开发商用房300平方米,装修后用作小区党群连心站,为党员群众开展活动、休闲议事开辟阵地。
“以前,干部干、群众看,东西全靠买,没几天丢得丢坏得坏。现在,场地大家一起建,东西居民一起凑,大家更懂得珍惜!”猇亭区古老背街道党工委书记杨春燕看到居民的变化不禁感慨。
共同缔造美好环境
“咱们小区是垃圾分类重点小区,党员干部主动到我们家中宣传,更加坚定了我们分类投放垃圾和共建共享美好家园的决心。”小区居民彭女士开心地说。
为共创最美小区,东都国际党员带头成立“红色先锋队”,居民自发组建“99志愿服务队”,一起参与文明创建、垃圾分类、文艺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。
“我们小区再也看不到流浪犬了,养狗的住户都习惯出门拴绳了,犬只随地大小便的现象也没了。”小区物业负责人刘金成说。
如今,走进东都国际小区,小区环境干净整洁,花树色彩斑斓,各种健身器材等设施一应俱全,文化广场上时不时传来居民的欢声笑语……深冬的小区,依然暖意绵绵。
关键词: 幸福小区